养生有八大要点,小雪至宜冬藏

admin11个月前药膳食补599

每年在11月22日或23日,当太阳达到黄金240度时,小雪节气到了,北方孟冬时期,开始要小量降雪啦。“小雪之日虹藏不见,又五日天气上腾地气下降,又五日闭塞而成冬。”描述小雪15天的气候。


《黄帝内经》:“春生夏长秋收冬藏”,“人以天地之气生,四时之法成”。小雪后天之阳气上升地之阴气下沉,阴阳不交,天地闭藏,大地不再有生气,一片封藏景象。气温骤降,结冰上冻。冬藏,如何养正气?(正气:维持人体各器官正常功能,正气存内邪不可干)。


“养正气离不开养血,血为气之母。养气血必补脾肾”。在小雪节气期间,建议人们做到以下几个方面:


饮食:(1)补肾汤:栗子、枸杞、核桃、百合、大枣、陈皮适量,可以根据个体体质可以加羊肉(体质偏寒),可以加老鸭(有滋阴作用);可以加黄芪太子参老母鸡(健脾补气效果佳)。(2)多吃应季蔬菜水果:冬天经常吃火锅,但辛辣物、牛羊肉,在干燥的冬季更容易让人们出现辛燥的症状,比如口鼻干燥,易感冒、上呼吸道感染。所以多吃些白菜、豆腐、萝卜、藕片、银耳,滋阴润燥。多吃苹果、梨、香蕉、橙子,养阴润燥同时富含维生素。(3)黑色的食物补肾养气血:白菜炖豆腐(黑豆),黑木耳炒菠菜,腰果香菇炒西芹,黄芪莲藕黑豆牛骨汤,补肾粥(黑米、黑豆、黑芝麻、粟米、紫皮花生)。


运动:打太极拳、八段锦,至微微出汗,尤其是体质虚弱容易感冒之人,不可大汗淋漓而复感风寒。不建议早晚运动,气温低,太阳出来后阳气上升时运动,采集天地之精华。气为血之帅,正气充沛,血随气行,达于四末,表现面色红润手足温暖。


调情志:气温低情绪容易出现抑郁,要多听轻音乐,心胸开阔,与人为善,保持愉悦的心情。肝藏血,主疏泻,心情愉悦利于肝的疏泻收藏养肝血。


规律作息:“无扰乎阳,早卧晚起,必待日光”,小雪节气阳气比较弱,此时阳气是闭藏的,所以人也要随着阳气的闭藏而闭藏,不要扰动阳气,这时候夜晚比秋天要长一些,白天时间较短,所以人们要适应气候的变化,要等待到太阳出来的时候再起床,可以避免寒气的侵袭,保护人体的阳气。总之,要早睡晚起,保证充足睡眠,适寒温而早晚加衣,避风寒防感冒。


艾灸:补肾补气血:肾腧、脾腧、关元、涌泉、太溪、八髎,灸后多喝温水。


按摩:百汇、大椎、风池,增加正气,提高免疫力。


保持空气流通:早中晚开窗通风。


小雪益气养血膏:百合、大枣、枸杞子、黄芪、茯苓、白术、陈皮、砂仁、当归、川芎、白芍、生地、女贞子、旱莲草、桑葚、沙参、麦冬等根据体质辨证后选择适量熬制成膏,每天一勺,舌下含服。


相关文章

对肠脑健康最好和最坏的食物

近年来,肠脑连接已成为大脑健康的热门话题。研究的突破表明,肠道包含广泛的神经元网络,并通过迷走神经、免疫途径、内分泌系统和微生物代谢物与大脑直接沟通。这种双向沟通在情绪调节、认知和整体健康方面发挥着关...

糯米桂圆粥

  【药材】桂圆5枚。  【食材】糯米100克,白砂糖3克。  【做法】  步骤1:糯米淘洗干净;桂圆去壳、核,洗净,切块。  步骤2:砂锅置火上,入水适量,下入糯米、桂圆肉,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熬煮至粥...

8类食物吃出好身体,降压护心、滋补脾胃!

8类食物吃出好身体,降压护心、滋补脾胃!

人的一生都离不开吃,但要如何吃得安全,吃得健康,吃得养生却是一门学问,今天就与大家聊聊吃的话题。吃红薯叶延缓衰老每逢初秋,红薯叶就成了农家餐桌上一道不可或缺的美食,它入口爽脆清香,带着淡淡的黏液,后味...

春季养生之老年人篇

春季养生之老年人篇

一年之计在于春,老年属于人生的末年,也有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注意起自己的养生保健,而春季多为细菌病毒猖狂的时期,因此,老年人在春季更应当注意自己的行为习惯和饮食习惯,预防春季常见流行病的发生。老年人锻炼老...

有哪些食补养生的方法

食补养生的方法包括多种途径,主要通过均衡饮食、选择合适的食材以及合理搭配来实现。1.均衡饮食:每日摄入不同类型的食物,包括谷物、蔬菜、水果、蛋白质和乳制品。注意控制总热量的摄入,避免过量进食高脂肪、高...

春天最肥美,低脂高蛋白,这个季节要多吃,比牛羊肉更滋补的是它!

春天最肥美,低脂高蛋白,这个季节要多吃,比牛羊肉更滋补的是它!

农村的集市格外的热闹,各种小吃、零食、新鲜蔬菜等等特别的齐全,记忆最深就是赶集吃果子(油条),以前果子2毛钱一个,特别的香脆好吃,而现在5块钱一斤,再也没有小时候的味道了。对于吃货的我,看到吃的都走不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