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养生小知识

zibucn2个月前药膳食补217

以下是一些中医养生小知识:


饮食养生



- 饮食有节:定时定量进食,避免过饥过饱,做到“食饮有节,起居有常”。


- 食物多样:遵循“五谷为养,五果为助,五畜为益,五菜为充”的原则,保证各类营养物质的均衡摄入。


- 五味调和:不过度偏嗜五味,如过食酸易伤肝,过食咸易伤肾等。


起居养生


- 作息规律:早睡早起,避免熬夜。夜晚是养肝血的时间,应在子时(23点 - 1点)前入睡。


- 顺应季节:春季应早睡早起,多踏青;冬季宜早睡晚起,避免过度劳累,以养藏体内阳气。


- 注意保暖:根据季节和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,尤其要注意头部、颈部、腰部、脚部等部位的保暖。


运动养生



- 太极拳:以掤、捋、挤、按、采、挒、肘、靠、进、退、顾、盼、定等为基本方法。练习时,动作缓慢,能调节呼吸,增强心肺功能,还可疏通经络、调和气血。


- 八段锦:有八个动作,如“两手托天理三焦”“左右开弓似射雕”等。长期练习可拉伸身体肌肉和关节,改善身体柔韧性,促进气血流通。


- 按摩保健:常见的有按摩足三里穴,位于小腿外侧,犊鼻下3寸,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,能调节脾胃功能,增强免疫力;按摩涌泉穴,位于足底,屈足卷趾时足心最凹陷中,可滋阴益肾,平肝息风。


情志养生



- 保持平和心态:避免过度的喜怒忧思悲恐惊,“怒伤肝,喜伤心,思伤脾,忧伤肺,恐伤肾”,保持心态平和有助于维护脏腑功能的正常。


- 适度宣泄情绪:当有不良情绪时,可通过倾诉、运动、听音乐等方式合理宣泄,避免情绪积压。


相关文章

春天养生滋补,怎样调节饮食

饮食有节是养生的重要原则,春季想保养好身体,就要注意根据春季自然界的特点及人体的生理规律来调节好饮食。春季的气候特点是虽暖还寒,气温变化无常,而且温热的气候有利细菌和病毒生长,致病因素增多,再加上人体...

10款补肾食疗方 ,好肾吃出来!

我们常说的“肾虚”是一个中医的概念。具体表现为发育迟缓、早衰、腰骨疼痛、小便不利、呼吸困难、耳鸣、耳聋、须发早白等一系列症状。那么,食物真的能补肾吗?从生蠔、韭菜、鸡蛋,到巧克力、话梅、核桃……榜上皆...

冬至,中国南北方这18种美食必吃!

冬至了,这一天开始“进九”,正式步入严寒,我们必须得吃点好的补补身体。而且冬至是天地之气,阴阳之气转换的关键性节点,在这一天进补,会有平时三倍的效果。俗话说:“冬至大如年”,冬至这天,无论在哪里,吃都...

防凉燥是头等大事 饮食要润燥滋阴,秋分养生大事!

“暑退秋澄转爽凉,日光夜色两均长。”秋分,是一年中的第16个节气。此时,太阳直射赤道,地球上绝大部分地区在这一天日夜均分。自秋分后,北半球昼短夜长,温差增大,天气也是一日凉过一日。那么,这个时节应该如...

气血不足的人有食谱啦: 十大补气食物、十大补血食物!

气血不足的人有食谱啦: 十大补气食物、十大补血食物!

气血不足都有哪些表现?气虚身体消瘦或偏胖,面色苍白气短懒得说话,体倦乏力容易出汗,活动后尤其明显易患感冒、内脏下垂抵抗力弱,病后康复缓慢血虚脸色苍白、经常头晕容易生病、食欲不振浑身总是没劲儿、上不来气...

全面解析养生之道,揭秘健康长寿的秘诀。中医养生智慧!

全面解析养生之道,揭秘健康长寿的秘诀。中医养生智慧!

中医理论的“养生”是一个深厚且系统的知识体系,它旨在通过一系列的方法增强体质、预防疾病,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。以下是对中医养生及其方法的详细解析:一、中医养生的基本概念中医养生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...